用微信扫二维码
分享给好友和朋友圈
在“守正、守真、守德”3点要求的引领下,4月7-11日,2025年体育舞蹈新晋国家级裁判员考核及培训班在安徽省合肥市有序开展。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加入到体育舞蹈新晋国家级裁判员培训的队伍中,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因这些新鲜血脉的注入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标准舞当代潮流技术与评判理念、拉丁舞当代潮流技术与评判理念、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CDSF)评判体系、体育舞蹈赛事评分方法与技巧、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裁判员管理办法、体育舞蹈竞赛中各岗位工作内容与职责。
两天时间里,实践课、理论课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员们认知的深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课上,前中国职业组标准舞冠军程丹和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赵耀对学员们倾囊相授,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教育、科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黄子娟、张茹的加持更是让学员们感叹收获颇多。
在理论课上,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教育、科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张清澍的讲解细致入微,尽管本次培训时间紧、内容多、考核严,但学员们都投入了最饱满的热情和最积极的状态。
郭青
参训学员
从选手到裁判,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视角和责任的转变。作为选手时专注自身,作为裁判则需要客观全面地观察整个赛场,从细节到整体进行公正评判。在我看来,选手追求自我突破,裁判则肩负维护比赛公平、公正的重任,压力更大,要求更高。
本次培训我们系统学习了竞赛规则和评判标准,增强了责任感。培训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同行业精英,总体而言收获满满,这将对我的个人成长起到很大帮助。
曹园/王曦梦
参训学员
从选手转变到裁判这一角色,我们发现自己不仅要会跳,还要深挖理论知识。选手通过肢体去呈现作品,日常研修的更多是肢体表现。而裁判要以理论为核心,这样才能在执裁时准确地判断出舞蹈质量的不同,做到公平、公正。
退役后,我们更能静下心去研修理论了,我们要不断学习,武装大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同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惠体育舞蹈工作者交流学习,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
王军/贾博麟
参训学员
在我们看来,从选手转变为裁判是职业生涯的延续,更是视角与心智的重塑。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从舞台上的演员变成了导演,需要放下过去的荣耀,以谦逊和严谨的态度重新开始。我们依然会保持对体育舞蹈这份事业的热爱,就像尹主席在开班仪式上指出的3点要求:“守正、守真、守德。”这3点要求启发我们要更严谨、更专业、更注意细节。
选手的压力来源于成绩,裁判员的压力来源于“公正”。我们认为好的裁判和好的选手,都需要对体育舞蹈充满热爱。本次培训是一个非常好的风向标,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对裁判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
王忠超
参训学员
很开心来到本次新晋体育舞蹈国家级裁判员考核培训,我在培训中收获颇多,学习到了很多规范动作,以及如何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判。除了自己擅长的拉丁舞,还认识到标准舞的评判标准和动作规范。
新的考级教材内容更加人性化、规范化、体系化,从1级到12级都有严格的标准,这让选手和教师都能够有阶段性地进行学习与教学。感谢中国体育舞蹈联合提供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刘子萌
参训学员
本次培训是一次“传承”的具象化。作为从小在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比赛中成长起来的选手,如今以新晋裁判员的身份重回协会怀抱,感触很深。能够参加本次培训要特别感谢我们学校的“放行”,让我能心无旁骛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校领导常说“教育者的眼界决定课堂的边界”,希望未来能将这次学习的新知识、新理念反哺到课堂中。
考级教材的新内容像是为基层教师量身定制的“教学指南”,它用阶梯式训练替代传统的“一步到位”模式,既能降低学习门槛,又不失专业度。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如此专业的培训。
陶惠慧
参训学员
第一次参加新晋国家级裁判培训班我特别激动。我是从小跟着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一路比赛成长起来的,从一名选手到老师,再到裁判,这样的身份转变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种进步,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本次培训邀请了业界专家进行教学,这样的专业平台让我能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们相互交流,一起头脑风暴。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我可以在未来更好地应用于课堂中。
撰文 | 赵晴川
视频、图片 | 联合会官网·孟飞龙
相关资讯